跳到主要內容

一個盛大的遶境活動,錯過再等?年


各位小夥伴最近好嗎?時間終於來到8月底了,撐過這週就可以把家中的小寶貝送回校園囉!各位加油,再堅持一下吧!如果有想要跟和家人製造暑假最後回憶的小夥伴,小編在這裡推薦一個活動,8/31()9/1()是苗栗縣竹南鎮睽違22年的聯合大遶境活動,到底是什麼活動呢?讓小編來告訴你!

竹南聯合大遶境

遶境以竹南后厝龍鳳宮及中港慈裕宮兩大媽祖廟為主,早年信仰大多分佈竹南、頭份、造橋、後龍與新竹香山等53庄,故每年兩大媽祖都會進行祈福遶境的活動,但卻在1997年「戀戀中港」遶境活動結束後停辦,直到今年20198月才再次舉辦。
今年除兩大媽祖廟外,主辦單位也邀請竹南德勝宮、五穀宮一同共襄盛舉,8/31將以車隊繞行竹南、頭份、後龍及造橋等地祈福,9/1則為徒步遶境,路線以竹南鎮內為主,早上的行程從8:00開始、下午則為13:30開始,有興趣的小夥伴可以上「竹南中港慈裕宮管理委員會」的FB查詢詳細路關圖喔!
22年前「戀戀中港」文化季的聯合遶境盛況
圖片來源:
https://news.ltn.com.tw/news/life/breakingnews/2858803

一個不平凡的小故事

在一個屬於媽祖的活動中,當然要跟大家好好重新介紹一下媽祖娘娘囉!媽祖在史料記載中確有其人,最早的文獻是南宋「聖墩祖廟重建順濟廟記」直到清代絕大多數的史料公認天后。相傳媽祖姓「林」因出生後不哭不鬧、沉默寡言,故父母將其取名為「默」,而現代熟知的林默娘的「娘」字為當時對單名女子的稱呼,故媽祖本名為「林默」。
故事開始囉!相傳在宋太祖元年的湄洲島上,在默娘出生當天,天空降下一道紅光照耀林家,這時默娘的父母感覺到這個即將出生的孩子一定不平凡,果然默娘從小就很安靜,也時常研讀經書,學習速度快又聰明,默娘13歲時遇見一位路過的道士,道士從默娘身上感受的一鼓不凡的潛力,於是開始教導默娘學習法術,16歲得到神仙賜銅符,從此得到斬妖除魔的能力。
擁有斬妖除魔能力的默娘,就這麼開啟了收妖之路,除嘉應、嘉佑和晏公外,最著名的就是千里眼和順風耳,兩位原名高明及高覺,平日沒事喜歡在桃花山上嚇嚇人、吃吃人和偷吃牲畜,當地民眾不堪其擾,聽到消息的默娘就來到桃花山,在一場大戰後擊退高明、高覺,但這兩隻狡猾的精怪為求默娘寬恕,假裝答應從此不再搗蛋,實則在默娘離開數日後故態復萌、繼續作惡。
默娘只好回到桃花山再次將兩隻精怪打殘,有了上次的經驗後,這次默娘本想直接將兩怪打個魂飛魄散,但兩怪不斷求饒,最後承諾願意從此跟著默娘修行,協助收妖做功德,於是乎,默娘收服了精怪,而高明、高覺也在默娘28歲羽化登天後,成為媽祖坐下著名的左右護法。

中港慈裕宮與后厝龍鳳宮

最後就以本次活動的兩大宮廟介紹作結尾,首先是中港慈裕宮,慈裕宮創廟迄今相傳已有三百二十餘年,是苗栗縣最古老的媽祖廟,列為三級古蹟,因位於繁華的中港城「內」,故當地人又稱其為「內媽祖」。
特色活動為每年端午節的「祭江洗港」還有一個是小編我覺得最神奇的就是慈裕宮媽祖又稱「醫生媽」,相傳清同治十三年,皇帝和慈禧太后身體不適,派台灣掛印總兵官武隆阿來此求取藥籤,一吃病全好的皇帝和太后,很開心的特賜「允王唯后」匾給慈裕宮;時至今日慈裕宮依然有藥籤可以求,但是小夥伴們記得參考參考就好,身體真的不舒服還是要看醫生喔!

龍鳳宮媽祖來台時間為明永曆十五年,相傳由鄭成功部將楊祖將軍奉湄洲祖廟香火與神像在竹南海濱一帶建小祠開始。因有「迴龍顧主,鳳頸之上」之風水,故稱龍鳳宮,於民國73年在廟頂上打造高達136台尺的世界最高媽祖塑像而聞名,此媽祖塑像有進行開光儀式,所以如果有小夥伴剛好路過、沒時間進廟參拜,在廟外虔誠參拜也是可以的!

看完之後有沒有對媽祖娘娘有更進一步的暸解呢?「聯合大遶境」只是台灣媽祖活動中的其中一項,有興趣的小夥伴也可以參加其他相關活動,例如白沙屯媽祖和大甲媽祖徒步進香、或是台中樂成宮媽祖遶境也是很特別的活動,下次有機會再詳細介紹給大家,今天先這樣囉~掰掰!


如果你對於創業市場想要了解更多,歡迎關注我們的粉絲團https://www.facebook.com/TDSasgard/ 歡迎TAG你的好友一起了解更多市場動態,掌握商機趨勢。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ESG系列】—什麼時候要執行ESG?

圖片取自:Pixabay 【ESG系列】—什麼時候要執行ESG? 上期在 【 ESG 系列】—什麼是 ESG ? 一文中,為大家解釋了 ESG 三個字母代表的涵義,總的來說它就是一份 企業永續經營的績效指標,大家都拿到指標了,那接著我們就要來瞭解瞭解什麼時候要執行 ESG 。

台灣扇角金龜繁殖研究室:技術的突破

 台灣扇角金龜的飼育可能性 還記得之前介紹過的「台灣扇角金龜」嗎?以前的電子報也曾經介紹過這隻台灣的特殊金龜子,在經歷了一年多的研究後,曾經被稱作「飼育困難」的物種,終於在參考了日本的騷金龜繁殖與飼育方法後,掌握到了關鍵的環節,終於能開始穩定飼育了。 飼育大難關的考驗 扇角金龜直到三年前,都還是被稱作極難人工飼養的怪蟲 - 即使野外的扇角金龜族群是壓倒性地強勢,但在以往的飼育歷史中,扇角金龜的產卵數量極度不穩定,即使同一種介質(此指用來讓扇角金龜潛入產卵用的土或木屑)也不能穩定有產量,而就算運氣好能取得數十隻幼蟲,但往往在三齡幼蟲化蛹之前會莫名全滅,可能 30 隻幼蟲之中,在人工飼育環境下的倖存率只有 10% 以下。重重地難關,讓台灣的飼育家寧願每年去抓野生的,也不願意靠人工繁殖量產這個種類。 產量技術的突破 但是兩年前,因緣際會之下,扇角金龜的產卵問題獲得了大幅度地改善,能穩定產出 15-50 顆的卵了。因為甲蟲一旦翻到便很難轉回來,而翻倒過久是會造成昆蟲死亡,所以在投產時,必然要在土的表面放一些樹皮、木塊作為轉倒後能馬上抓住並翻回來的措施,在兩年前的某一天,因為樹皮缺貨,某名飼育家改用園藝的「水苔」來當作防跌倒介質。 但過了一個月後的採卵時間,他發現產卵箱上面的水苔竟然莫名其妙消失,而母蟲也因為沒有抓取介質而提早因為翻到在土表而死亡,心灰意冷的飼育家乾脆把產卵箱打開,心想母蟲早死應該也沒產卵,但沒想到卻看到了一顆被塞滿水苔的「土蛋」,原來這才是扇角金龜產量的真相 _ 母蟲會找植物纖維與腐植質混合並製作出巨大土蛋,講卵集中產於其中。 後來,經由這次發現,進行了數次實驗,可確認除了水苔外,天然的枯葉也是母蟲會拿來當「建材」,第一道難關在此正式突破。   扇角金龜與水苔 幼蟲死亡的真相 第二道難關,是三齡幼蟲的高死亡率。扇角金龜、騷金龜這一類的昆蟲,在三齡幼蟲後期,會製作「土繭」把自己包起來才化蛹,與普通的獨角仙不一樣,獨角仙只需要在土裡挖出一個洞就能馬上化蛹,甚至將它放在人工製作的半開放人工蛹室也能順利脫皮蛹化;但是金龜類的如果不是密閉但又透氣的「密室」,則很難成功蛹化,因此在飼養金龜類時,通常會放任他們自己在腐植土裡面做好土繭並羽化爬出才採收。照這個邏輯,扇角金龜應該也是「放任主義」 - 讓他們自然製作土繭並羽化就好,但以往的經驗卻顯示,在三齡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