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快思 線上會議紀錄

TDS 世界樹峰會

(圖片取自:いらすとや)

專案名稱

連鎖加盟的產品方案

參訪單位

快思 線上會議

與會人

WUZOSky

快思:Allen, Kelly

記錄人

Rina

參訪日期

2022.08.11

參訪時間

早上10~11

會議目的(30)

介紹快思替三種客群提供的服務,產品價格跟預期效益,並討論其中所缺乏的資料內容

公司簡介(50)

快思專注於運用 AIoT、數位孿生、模擬等技術,以協助傳統製造業進行智慧轉型,利用雲端智能系統進行分析與排程提升企業整體營運效率

會議內容(250)

1.       介紹快思販售的核心產品與附加產品:講述導入流程、各顏色區塊的重要性,橘色為核心,接著為藍色,快思僅為綠色區塊的代理人角色

2.       產品說明:新增費用與預期效益,並由SKY分析目標接受的可能性ex:十二月較適合階段式收費

3.       對銷售客群的建議:原先快思是以底下第一層為主目標,但雙方獲利不會增加很多,較難推動,建議以第二層向上或向下推動

4.       未來若合作的責任分拆: WUZO為前端顧問,負責分析需求與教育訓練,快思負責做模板、系統服務

會議結論與紀錄者感想

(200-500)

  結論

1.       快思要補充以下資料ex:成本降低對應到哪個顏色區塊、廠商導入系統後多久能上線、問卷檢查表、系統的使用方法等基本資料,讓WUZO對外有可介紹的模板跟問卷

2.       可從數位創新製造聯盟的會員尋找訪談對象or有經驗的管顧進行現況分析、擔任TTQS的系統顧問輔導

感想

雲端系統對多數中小企業主來說過於複雜,沒有這方面知識的人會需要邏輯連接上的說明,但快思的導入流程圖非常的不清楚,在聽的過程中感覺一直跳來跳去,好像只看得到「開始、結果」但看不到其中的關聯性,要做各色塊產品的所需條件也無標示清楚,我覺得要能對業主講得越細,至少要讓對方也有參與這項計畫的感覺,才能提升簽約的意願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蟲界的最大醜聞-假蟲王者

 業界震撼新聞 前幾週分享過台灣昆蟲產業的發展,以及日本蟲店的介紹,是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昆蟲產業的發展與現況,但是,非常不幸地,在上週的 1 月 13 號,出現了一顆核彈,講風雨飄搖之中的產業炸上了天,規模與影響範圍都非常大,就如同核彈一般,甚至也跟核彈一樣,可能會有後續的輻射影響,重創業界。為什麼說得如此嚴重呢?因為這是一起誇張的詐欺案,嫌疑人甚至無恥地到處宣傳他的「成果」,買了新聞,也攀上了台灣第三大政黨一起宣傳,意圖增加自己的曝光度,甚至大言不慚地想親自拿著「偽造品」前往上次提到過的 むし社 ,意圖藉由欺騙 むし社 達到成為「世界第一」的頭銜。 始作俑者 「他」曾經把自己包裝得像理想成功的青年,「他」曾經在無數人面前述說自己有多麼正派,以前有多麼無辜,卻同時也偽造了一切、欺騙了大眾,更因此拖累了台灣昆蟲產業的一些重要人物,因為出席過他的活動而一起被當成了共犯;其經營團隊更是充滿了重重黑幕,若不是吹哨者因為利益不均而跳出來吹哨,這個組織可能真的會繼續掛著不屬於自己的虛名繼續打著「世界第一」招搖撞騙下去……   一切的起源,來自於一名自稱有夢想想挑戰世界紀錄的學生,此人暫且以小陳稱之(因法律程序問題暫不公開姓名),根據小陳的自述,從小就喜歡養世界最大的兜蟲 - 長戟大兜蟲,也因為家境不錯,且就住在當時某知名蟲店附近,幾乎每天都去店裡跟老闆學習,也向他購買了當時價格高昂的長戟大兜蟲幼蟲,但當年資源與技術還不夠成熟,即使用了日本進口的飼育木屑,還是養不太大,自此他便到處拜師學藝,在自己家中建立了個人的養蟲室。 2018 年,小陳與認識的朋友找了林先生合作,以「林先生負責開店、小陳等人負責內務」的條件,在台中開設了一件甲蟲專門店 - 蟲鑑天日。這時期,林先生忙著自己的興趣上山採集,小陳則逐漸包辦了店內所有事務,甚至提出要林先生犧牲住宅空間讓店面規模拓展到二樓的計畫,但好景不常,由於林先生租的小空間真的有限,甚至影響到生活品質,加上店裏收入一直不理想,林先生打算收手不幹了,於是小陳聯合另一家蟲店「彩蟲屋」將「蟲鑑天日」招牌與經營權收走,於 2020 年在新地址開設新店面,自己成為了真正的「負責人兼社長」,開始到處宣傳自己非常會飼養「長戟大兜蟲」,主打「長戟大兜蟲的專門店」,轉型之後看起來是比以前要好上許多。 台灣第一的虛名 但是到了 2022 年,小陳的...

2023年春季生態巡禮

春天的到訪 清明連假,是最適合出遊的時期,隨著出國解封、氣溫回暖、以及疫情限制逐步解除,今年出遊的人潮相較於過去三年的疫情黑暗期,數量是明顯地變多了好幾倍。打開電視,可以看的國道塞爆、機場擁擠,但也代表著繭居的日子結束了。 疫情後的復甦潮 今年的春天,有的人選擇飛去日本、韓國賞櫻花,也有人選擇在國內遊玩,而小編則選擇在清明連假走入山區,進行 2023 年度的昆蟲巡禮,除了看看以往的老朋友們,也順便記錄一下這幾年反聖嬰現象伴隨而來的影響。 關鍵的春天氣候   3 月底4月初,是台灣櫻花季的收尾,也是第一波春雨的到來,春雨是台灣上半年非常重要的降水資源,也是宣告台灣中南部冬季乾季的結束,通常也代表著寒冷日子的終結,可以說是一年中最重要的時期。為什麼這樣說呢?因為春雨若少,對於台灣自然環境的影響是非常可怕的,像是 2020 年的春天,雨量甚微,日照強烈,讓台灣在梅雨季前徹底的被「曬乾了」,不只全台用水被大幅限縮,農作物也因為乾旱而欠收,更重要的是,台灣山林也因為過度乾旱、天乾物燥而引起了數起森林大火,對於生態系無疑是浩劫。今年雖然也幾乎跟 2020 年一樣有個非常乾旱的冬季跟初春,所幸三月底到四月初的降雨比前年要來得多,而且冷氣團也比較多,讓台灣的春天整體偏涼,算是比前年稍微好一點。但是還不能太鬆懈,要是接下來的梅雨季沒有持續降水,難保我們不會踏上前年的腳步又得開始節水了。 春雨的另一個好處,就是能阻止掃墓引起的森林大火。清明時節,是傳統的慎終追遠懷念祖先的時期,有許多家族會替祖先的墳墓除草,並以燃燒的方式處理割下來的雜草,但要是環境太過乾燥加上沒有經過專業的訓練,很多家族其實沒有妥善處理燒完的火堆,沒有落實徹底滅火,火源若沒徹底熄滅,則容易復燃,若沒有春雨帶來的水氣濕氣,是很容易以周遭乾燥的植物為引進而火燒山的,而山林大火正是對台灣山區生態的最大破壞,大家心心念念的石虎、穿山甲甚至各種貓頭鷹都可能因此喪命,且環境也難以在短時間復原。今年所幸有降雨,讓山林的植物沒有那麼容易被點燃,但南部地區還是有幾起意外火燒山,不過總體來說已經比前年大旱進步不少。 櫻花樹上的精靈   春季生態巡禮第一彈,就是台灣非常有名的明星物種:霧社血斑天牛。 這種天牛是台灣唯一的保育類天牛,也代表著他是有著「免死金牌」的農作物害蟲,此種除了寄主櫻花外,也會去棲息在農作物的桃李樹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