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台灣農損嚴重、歐洲越來越乾燥,也許世界都該來跳「祈雨舞」

 

哈囉~各位小夥伴們最近好嗎?上回說的「供52」計畫已經開始實施的第一週,不知道中部的小夥伴們過得還好嗎?上週的Ester很努力地在收集儲水道具呢!都有用上真是太好了,不過真的希望與快點下雨,不要再限水啦!

 

網址:https://unsplash.com/s/photos/yoga?orientation=landscape

農損高達3億,芒果、荔枝和枇杷都受害

         不過,希望下雨的這個願望可能還要再等一陣子了,根據氣象局的預報測,今年梅雨季的時間大約落在5/26前後,離現在還有近二個月,嗚哇~看來限水還要持續很長一段時間((

 

         沒下雨受影響的可不是只有我們一般民眾,農民受到的影響也很大,沒水當然就沒辦法灌溉作物,不下雨的連日大太陽也讓部分果樹被曬傷或是結果差,日前農委會就推估出因乾旱而造成的農業受損金額,有小夥伴要猜猜看多少嗎?

 

        損失金額竟高達34211萬元,其中以屏東縣的34047萬元最多、損失最為嚴重,其次是南投縣的83萬元以及雲林縣的81萬元;農作物的被害面積合計2319公頃,受損最嚴重的是改良種的芒果,無收穫面積976公頃,其次才是洋蔥、本地種芒果、荔枝以及枇杷,喜歡這些水果的小夥伴今年可要有漲價的心理準備。

 

2000年來最乾燥?!極端氣候帶來的毀滅性破壞


毀滅性破壞示意圖

         其實不只是台灣面臨乾旱缺水,英國劍橋大學的研究團隊為了研究氣候變化,最近將腦筋動到了歐洲橡樹上,因為樹環中的穩定同位素,可以提供長期以來水文氣候變化的年解析和絕對日期等資訊,這個研究使用了可追溯的羅馬時代的147棵歐洲橡木活樹和枯木的年輪。

 

         研究團隊在分析的過程中發現,在過去2110年的時間裡,樹木年輪的同位素數據顯示出歐洲越來越乾燥,數個世紀以來降雨有越來越緩慢、雨量越來越少的趨勢,特別是過去這5年,降雨量急遽下滑,歐洲的夏季越來越乾燥,對農業和林業來說是一大威脅。

 

         研究團隊將異常乾燥的夏季,歸咎於人為氣候變暖以及高速氣流相關變化的結果,也表示這份報告「不代表歐洲全部地區都會變得乾燥,有些地區會變更冷或更潮濕,但是極端的氣候變化將變得更加頻繁,這可能對農業、生態系統和整個社會造成毀滅性的破壞。」

 

       「毀滅性的破壞」感覺超可怕,極端氣候帶來的影響有多大,有看過電影「明天過後」的小夥伴應該都能瞭解,提醒各位在日常生活中都要落實環保、減少浪費,為減少溫室氣體的排放盡一份力,但是放在眼前的水資源問題怎麼辦?上週已經為各位介紹過董仲舒的古代祈雨術了,這週就來跟各位聊聊其他國家的祈雨方法吧!

 

用曬用燒通通來,只存在過去的「活人獻祭」

         這個儀式其實從古代中國就有,在周代就已經有通過燒死活人來祈雨的「烄」儀式,到了後面的朝代大覺得用火燒實在太可怕、太沒人權,所以改用「焚」的方式獻祭。

 

         在《左傳‧僖公二十一年》中紀載到:「夏大旱,公欲焚巫尪。」,根據魏晉文人─杜預作的註釋:「巫尪,女巫也,主祈禱請雨者。或以為尪非巫也,瘠病之人,其面上向,俗謂天哀其病,恐雨入其鼻,故為之旱,是以公欲焚之」。

 

         巫「尪(ㄨㄤ)」指的就是祈雨的祭品,是一名女子、而且是主要祈雨者,而「尪」並不是祭司而是患有骨骼彎曲相關疾病者,也可以理解為天生有缺陷的女子。讓她面朝向天,期望上天能夠因憐憫女子的疾病而降雨。

 

       遠在美洲的馬雅文明和印加文明也有活人獻祭求雨的紀載。他們以劊子手擔任祭儀的主角,由他將祭品的心臟取出交給大祭司,大祭司會將祭品的心臟上的鮮血塗在神靈的偶像上、獻給太陽神。

 

       不得不說這種儀式實在是不人道、又不見得有效,所以到了後來活人獻祭這個儀式就從地球上消失了,中國到了董仲舒的那個時代也已經放棄活人獻祭,改以科儀繁複的五行祈雨法會來代替。

 

馬雅金字塔頂端的祭壇,大祭司會將祭品的心臟至於中央的平台上

聽過但卻沒有看過,神秘的祈雨舞

         接下來要聊的這個「祈雨舞」,感覺比活人獻祭好的多。這是一種為了祈求作物生長需要的降雨而表演的儀式性舞蹈,從古埃及、美國印地安部落和日本都可以發現這種性質的舞蹈,直到現在非洲部分乾旱地區還是很流行跳祈雨舞。

 

         在美國東南部切羅基族部落也有跳祈雨舞的傳統,在部落裡甚至有這麼一個傳說:已經逝世的部落首領靈魂,會隨著祈雨舞所帶來的雨水降落人間,擊退徘徊在人間的惡魔,所以祈雨舞所帶來的效益可不是只有雨水而已,還有驅邪的效果。

 

       「祈雨舞真的有這麼厲害嗎?」大家應該都會抱持著這樣的疑問,在得出答案前,我們先來看看下面的這兩個案例。

 

         2017年西開普敦正面臨一場前所未有的乾旱,當時的水庫水位暴跌至創紀錄的新低點,眼看斷水危機逐步逼近,南非芭蕾舞者-Kitty Phetla決定到當地一座大壩中央祈雨,隨著古老的吟唱聲和節奏強烈的鼓聲響起,她在乾涸龜裂的土地上起舞,專注地將自己的舞獻給天地;據說在祈雨舞結束後的一週,當地就開始下雨。

 


         再來我們把鏡頭轉到英國,2018年的英國正飽受57年來最嚴重的乾旱所苦,大部分地區長達一個半月的時間沒有降雨,導致草坪乾枯、水庫枯竭,看不下去的英國《每日郵報》特地邀請了一隊來自非洲的專業「雨舞者」,準備在倫敦的海德公園舉辦一場祈雨儀式。

 

     「會有用嗎?」面對質疑《每日郵報》表示:「儘管現代人已經失去了對自然界的瞭解與聯繫,但我們的祖先對天氣規律,以及哪裡能找到水擁有直觀的瞭解,而在非洲這些『祈雨者』也被稱為祭司,他們會用自己的方式祈雨,相信這場祈雨儀式可以起到一定的作用。」

 

         就這樣,2018720日早上8點,一場前所未見的非洲祈雨儀式在倫敦的海德公園展開,舞者們身穿奈及利亞以及迦納的傳統祈雨服飾,在現場跳起最古老的「祈雨舞」。整場活動直到結束天空始終沒降下一滴雨,這讓圍觀的民眾感到很失望,但就在儀式結束後的幾個小時,英國氣象台發布黃色警報,表示英國大部分地區接下來將迎來暴雨及大雷雨,請民眾做好相關準備。

 

         看完這兩個案例,祈雨舞究竟有沒有用,答案應該已經在各位小夥伴心中了吧?Ester在搜尋資料的過程中有看到一個有趣的說法,那就是祈雨舞並不是一個乞求天地、更不是一個命令天地的舞蹈,只要人們有一個共同意志,並與天地的頻率達到一致時,天地自然會回應人們的期待。


        不論是祈雨舞還是祈雨儀式,都只是一個發送意志的過程而已,所以人們與自然間的關係並不是單純的「看天臉色」,而是要學習如何與自然頻率一致,與天地成為共生的合作關係。


 學習如何與自然界達成「共生」的合作關係

         那麼對於祈雨舞小夥伴們又是怎麼想的呢?不論是其他想知道的民俗,或是你的想法都歡迎留言告訴我們喔!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非常感謝各位的收看,我是Ester我們下週見!


2021/04/04│民俗小學堂│標籤:供52、農業損失、34211萬元、節約用水、歐洲橡木、劍橋大學、活人獻祭、祈雨、祈雨舞、南非祈雨舞

作者:Ester

※本文圖片皆使用自Unsplash

更多精彩內容:

拜託老天爺賞臉!來看看以前人怎麼求雨才有效

水情拉警報,先來聊聊古代的商湯祈雨故事

缺水怎麼辦?彰化同安寮都請媽祖來12庄遶境解決

馬雅羽蛇神回天庭,象徵結束的「秋分」來囉!

 中秋節快樂吃月餅的同時,嫦娥也正看著我們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蟲界的最大醜聞-假蟲王者

 業界震撼新聞 前幾週分享過台灣昆蟲產業的發展,以及日本蟲店的介紹,是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昆蟲產業的發展與現況,但是,非常不幸地,在上週的 1 月 13 號,出現了一顆核彈,講風雨飄搖之中的產業炸上了天,規模與影響範圍都非常大,就如同核彈一般,甚至也跟核彈一樣,可能會有後續的輻射影響,重創業界。為什麼說得如此嚴重呢?因為這是一起誇張的詐欺案,嫌疑人甚至無恥地到處宣傳他的「成果」,買了新聞,也攀上了台灣第三大政黨一起宣傳,意圖增加自己的曝光度,甚至大言不慚地想親自拿著「偽造品」前往上次提到過的 むし社 ,意圖藉由欺騙 むし社 達到成為「世界第一」的頭銜。 始作俑者 「他」曾經把自己包裝得像理想成功的青年,「他」曾經在無數人面前述說自己有多麼正派,以前有多麼無辜,卻同時也偽造了一切、欺騙了大眾,更因此拖累了台灣昆蟲產業的一些重要人物,因為出席過他的活動而一起被當成了共犯;其經營團隊更是充滿了重重黑幕,若不是吹哨者因為利益不均而跳出來吹哨,這個組織可能真的會繼續掛著不屬於自己的虛名繼續打著「世界第一」招搖撞騙下去……   一切的起源,來自於一名自稱有夢想想挑戰世界紀錄的學生,此人暫且以小陳稱之(因法律程序問題暫不公開姓名),根據小陳的自述,從小就喜歡養世界最大的兜蟲 - 長戟大兜蟲,也因為家境不錯,且就住在當時某知名蟲店附近,幾乎每天都去店裡跟老闆學習,也向他購買了當時價格高昂的長戟大兜蟲幼蟲,但當年資源與技術還不夠成熟,即使用了日本進口的飼育木屑,還是養不太大,自此他便到處拜師學藝,在自己家中建立了個人的養蟲室。 2018 年,小陳與認識的朋友找了林先生合作,以「林先生負責開店、小陳等人負責內務」的條件,在台中開設了一件甲蟲專門店 - 蟲鑑天日。這時期,林先生忙著自己的興趣上山採集,小陳則逐漸包辦了店內所有事務,甚至提出要林先生犧牲住宅空間讓店面規模拓展到二樓的計畫,但好景不常,由於林先生租的小空間真的有限,甚至影響到生活品質,加上店裏收入一直不理想,林先生打算收手不幹了,於是小陳聯合另一家蟲店「彩蟲屋」將「蟲鑑天日」招牌與經營權收走,於 2020 年在新地址開設新店面,自己成為了真正的「負責人兼社長」,開始到處宣傳自己非常會飼養「長戟大兜蟲」,主打「長戟大兜蟲的專門店」,轉型之後看起來是比以前要好上許多。 台灣第一的虛名 但是到了 2022 年,小陳的長戟大兜蟲飼育尺寸

台灣扇角金龜繁殖研究室:技術的突破

 台灣扇角金龜的飼育可能性 還記得之前介紹過的「台灣扇角金龜」嗎?以前的電子報也曾經介紹過這隻台灣的特殊金龜子,在經歷了一年多的研究後,曾經被稱作「飼育困難」的物種,終於在參考了日本的騷金龜繁殖與飼育方法後,掌握到了關鍵的環節,終於能開始穩定飼育了。 飼育大難關的考驗 扇角金龜直到三年前,都還是被稱作極難人工飼養的怪蟲 - 即使野外的扇角金龜族群是壓倒性地強勢,但在以往的飼育歷史中,扇角金龜的產卵數量極度不穩定,即使同一種介質(此指用來讓扇角金龜潛入產卵用的土或木屑)也不能穩定有產量,而就算運氣好能取得數十隻幼蟲,但往往在三齡幼蟲化蛹之前會莫名全滅,可能 30 隻幼蟲之中,在人工飼育環境下的倖存率只有 10% 以下。重重地難關,讓台灣的飼育家寧願每年去抓野生的,也不願意靠人工繁殖量產這個種類。 產量技術的突破 但是兩年前,因緣際會之下,扇角金龜的產卵問題獲得了大幅度地改善,能穩定產出 15-50 顆的卵了。因為甲蟲一旦翻到便很難轉回來,而翻倒過久是會造成昆蟲死亡,所以在投產時,必然要在土的表面放一些樹皮、木塊作為轉倒後能馬上抓住並翻回來的措施,在兩年前的某一天,因為樹皮缺貨,某名飼育家改用園藝的「水苔」來當作防跌倒介質。 但過了一個月後的採卵時間,他發現產卵箱上面的水苔竟然莫名其妙消失,而母蟲也因為沒有抓取介質而提早因為翻到在土表而死亡,心灰意冷的飼育家乾脆把產卵箱打開,心想母蟲早死應該也沒產卵,但沒想到卻看到了一顆被塞滿水苔的「土蛋」,原來這才是扇角金龜產量的真相 _ 母蟲會找植物纖維與腐植質混合並製作出巨大土蛋,講卵集中產於其中。 後來,經由這次發現,進行了數次實驗,可確認除了水苔外,天然的枯葉也是母蟲會拿來當「建材」,第一道難關在此正式突破。   扇角金龜與水苔 幼蟲死亡的真相 第二道難關,是三齡幼蟲的高死亡率。扇角金龜、騷金龜這一類的昆蟲,在三齡幼蟲後期,會製作「土繭」把自己包起來才化蛹,與普通的獨角仙不一樣,獨角仙只需要在土裡挖出一個洞就能馬上化蛹,甚至將它放在人工製作的半開放人工蛹室也能順利脫皮蛹化;但是金龜類的如果不是密閉但又透氣的「密室」,則很難成功蛹化,因此在飼養金龜類時,通常會放任他們自己在腐植土裡面做好土繭並羽化爬出才採收。照這個邏輯,扇角金龜應該也是「放任主義」 - 讓他們自然製作土繭並羽化就好,但以往的經驗卻顯示,在三齡末期的幼蟲會突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