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吃湯圓,人圓圓。那些年,吃湯圓的原因你記得嗎?

 網址:https://playing.ltn.com.tw/article/18852

吃湯圓,人圓圓。那些年,吃湯圓的原因你記得嗎?

哈囉~各位小夥伴們最近好嗎?最近不但下雨、天氣也越來越冷了,開始每天上班都想要配一杯熱呼呼的奶茶、一碗香味十足的濃湯,或是來上一碗熱呼呼的甜湯圓呢!不知道各位是不是也跟Ester一樣呢?

 
寧波、香港和臺灣,各地傳統湯圓你選哪一道!

     說到這個湯圓,它可是我們華人美食界一顆閃亮之星,製作方式簡單又美味,使得它在華人社會中廣為流傳;江南吳語稱湯圓為「湯糰」、「圓子」;閩南語稱為「圓仔」,客家話稱為「惜圓」、「粄圓」或「雪圓仔」。

 

     除了製作方式簡單外,湯圓那可以甜又可以鹹的多種吃法,也是擄獲華人味蕾的關鍵之一。雖然各地都有「吃湯圓」的習慣,但是吃法和調味方式各有所不同,經過千百年的時間,湯圓已經巧妙地融入當地文化中,各地方都有代表自己的湯圓口味。

 

     像是在中國的江南地區就已「寧波湯糰」最為出名,寧波湯糰採用「吊漿技法」,就是將糯米磨成粉後加水搓揉,再加入靈魂內餡─「黑洋酥」。這個「黑洋酥」可不是一般熟知的黑芝麻,它是用炒的香氣四溢的黑芝麻、細白糖與厚厚的豬油揉捏而成,而且包餡時一定要使用手工捏豬油,因為手工豬油的成分與其他加工製作的合成油不同,這樣做出來的寧波湯糰在咬下的那一刻,內餡才會流沙般滑順。

 

     在香港,傳統的港式湯圓則會以花生碎、芝麻蓉或紅豆蓉為主要內餡,並丟入以紅糖和薑煮成的甜湯中;近幾年新派的港式湯圓除了將內餡改換為紫薯、南瓜或奶黃外,還有些港式湯圓會改變外皮的顏色,不僅外觀亮眼,也增添不同風味。

 

     再來是臺灣的傳統湯圓,通常就是大家常見、常吃到的紅白小湯圓,關於顏色有部分人說紅色代表吉祥、白色代表潔淨;也有人說紅白象徵一陰一陽,各種說法眾說紛紜,唯一不會有人說錯的,就是小湯圓吃法分一甜一鹹。

 

     甜的通常加入黑糖或紅糖水煮成甜湯,鹹的則加入香菇、豬肉和茼蒿等食材,可作為正餐食用;直到近幾年市面上才開始販售各式各樣的包餡湯圓,像是基本款的芝麻、紅豆餡,到充滿話題的黃金流沙或珍珠奶茶,還有不喜歡吃甜的朋友也可以吃的鮮肉湯圓,各種口味應有盡有、任君挑選!

 

湯圓這麼圓,吃了人圓圓(?)購買前請注意營養標示!

     唯一要注意的就是「熱量」,溫暖又好吃的湯圓吃下肚帶來的當然就是高熱量,以包餡的花生甜湯圓來說,一顆大約就有75大卡的熱量,如果是「流沙系」湯圓那就要更加注意,因為它們的做法就像前面文章提到的「寧波湯糰」一樣,是加入大量的油才做出流沙的視覺效果,讓你一不小心吃下一堆油的「甜甜陷阱」。提醒大家購買湯圓前可以先查看營養標示,或是跟很多朋友一起分享熱量,才不會吃湯圓人變圓喔!

 

     直到現在,湯圓幾乎已經成為日常生活中的一部分,許多餐廳的飯後甜品有它、去巷子口買車輪餅也有它,但最早在中國古代到底為什麼會吃湯圓呢?這個答案就要追溯到一個傳統的節氣「冬至」

 

網址:https://www.top1health.com/Article/80821

陰消陽長的關鍵,二十四節氣之首─冬至

     在冬至這一天,太陽直射南回歸線,使得北極呈現永夜、南極呈現永晝狀態,而北半球在這天則是一年之中白天最短的時候,在冬至過後,白天又會逐漸變長。而中國在很早以前就觀察到了這個現象。在五行理論中,日照多而白晝長代表「陽」,而日照最短的冬至,就代表著「陰」消「陽」長的關鍵節氣,乃陽氣逐漸開始旺盛之時,又稱「一陽生」,故冬至又稱為「一陽節」。

 

     如此重要的冬至又被視為是二十四節氣的起點,故在古代冬至是僅次於新年的重要節日,民眾會大肆飲食、慶祝也會祭祀祖先,熱鬧的程度不亞於春節,當時在民間甚至有「冬至大如年」或「亞歲」的說法。

 

     中國早在周朝就對於冬至過節有所紀載,《周禮‧春官》內容提到;「以冬至日,致天神人鬼。」從漢朝開始成為通行節日,並衍伸出越來越多節俗;魏晉朝開始,朝廷會在冬至舉行朝會,皇帝會在這天接受各國和周邊民族使陳、及文武百官的上表祝賀;宋朝以後,皇帝更專門制定冬至大朝會的儀衛兵仗,俗稱「掛冬仗」;明清兩朝的帝王則會在冬至前往北京南郊的天壇祭天,祈求天帝保佑天下、國泰民安。

 

北方吃餃子、南方吃圓子,各地習俗大不同

     而在民間,平民們除了會祭拜祖先和祭祀天地神靈以外,冬至也是家庭團圓祝賀的大日子,家人間會聚在一起互相飲「節酒」和品嚐美食。在中國的北方就有一句諺語叫做;「冬至餃子夏至麵」,北方人從古代就有冬至吃餃子和餛飩習俗。

 

     據說是因為,北方的冬天太寒冷,人體的熱量容易流失,因此北方人認為這時應該要多吃有營養的食物補充熱量,還有民間傳說吃餃子又叫「安耳朵」,如果冬至不吃餃子耳朵就會被凍掉;吃餛飩則寓意著:開破冬至這個天地陽氣交結的混沌狀態。

 

網址:https://www.sohu.com/a/302736398_792297

     北方人吃餃子餛飩,南方人則吃我們前面說的湯圓,但說起這個吃湯圓的由來,其實源自於一段流傳在閩南地區的小故事。故事是這樣的,在閩南地區曾經有一對帶著小女兒的貧窮夫妻,某天女孩的母親生病過世了,女孩父親為了籌措妻子的喪葬費用,不得已只好賣掉女兒。

 

     女兒得知消息後難過得暈了過去,要賣掉親生女兒,女孩父親自然也是難過和無奈,想著至少在女兒離開前讓她吃上些好東西,女孩父親便開始四處討要食物,最後討要到了一碗米湯和幾顆糯米圓。

 

     女孩醒來後,兩人安靜地分食著這碗糯米圓,在剩下最後一顆時,父女兩人互相推讓,誰也不忍心將糯米圓吃光,深怕一吃完面對的就是永遠的離別...多年後,女孩輾轉被賣到有錢人家當ㄚ頭,思念父親的她,在冬至這天突發奇想,以祭神的名義,將兩個又大又圓的糯米圓貼在家門口的門環上,期盼父親看見後能夠來和她相認。就這樣一年又一年的過去,雖然不知道女孩最後有沒有見到父親,但是冬至吃糯米圓的習俗卻在閩南地區越來越興盛。

 

     在臺灣早期的冬至時節,也會將湯圓黏貼在門扉、窗戶、桌椅、衣櫃和水井上,象徵犒勞窗牖神和家具神一年的辛勞,希望來年也請祂們多多照顧,不過現在已經不會做這件事了,大家通常會把湯圓好好地放進肚子裡,Ester還是呼籲大家聰明吃湯圓,才不會吃完人圓圓喔!那麼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如果有其他想知道的民俗都歡迎留言告訴我們喔!掰掰!


2020/12/12│民俗小學堂│標籤:寧波湯糰、圓仔、粄圓、雪圓仔、黑洋酥、流沙湯圓、小湯圓、湯圓熱量、冬至、餃子、餛飩

作者:Ester


更多精彩內容: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蟲界的最大醜聞-假蟲王者

 業界震撼新聞 前幾週分享過台灣昆蟲產業的發展,以及日本蟲店的介紹,是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昆蟲產業的發展與現況,但是,非常不幸地,在上週的 1 月 13 號,出現了一顆核彈,講風雨飄搖之中的產業炸上了天,規模與影響範圍都非常大,就如同核彈一般,甚至也跟核彈一樣,可能會有後續的輻射影響,重創業界。為什麼說得如此嚴重呢?因為這是一起誇張的詐欺案,嫌疑人甚至無恥地到處宣傳他的「成果」,買了新聞,也攀上了台灣第三大政黨一起宣傳,意圖增加自己的曝光度,甚至大言不慚地想親自拿著「偽造品」前往上次提到過的 むし社 ,意圖藉由欺騙 むし社 達到成為「世界第一」的頭銜。 始作俑者 「他」曾經把自己包裝得像理想成功的青年,「他」曾經在無數人面前述說自己有多麼正派,以前有多麼無辜,卻同時也偽造了一切、欺騙了大眾,更因此拖累了台灣昆蟲產業的一些重要人物,因為出席過他的活動而一起被當成了共犯;其經營團隊更是充滿了重重黑幕,若不是吹哨者因為利益不均而跳出來吹哨,這個組織可能真的會繼續掛著不屬於自己的虛名繼續打著「世界第一」招搖撞騙下去……   一切的起源,來自於一名自稱有夢想想挑戰世界紀錄的學生,此人暫且以小陳稱之(因法律程序問題暫不公開姓名),根據小陳的自述,從小就喜歡養世界最大的兜蟲 - 長戟大兜蟲,也因為家境不錯,且就住在當時某知名蟲店附近,幾乎每天都去店裡跟老闆學習,也向他購買了當時價格高昂的長戟大兜蟲幼蟲,但當年資源與技術還不夠成熟,即使用了日本進口的飼育木屑,還是養不太大,自此他便到處拜師學藝,在自己家中建立了個人的養蟲室。 2018 年,小陳與認識的朋友找了林先生合作,以「林先生負責開店、小陳等人負責內務」的條件,在台中開設了一件甲蟲專門店 - 蟲鑑天日。這時期,林先生忙著自己的興趣上山採集,小陳則逐漸包辦了店內所有事務,甚至提出要林先生犧牲住宅空間讓店面規模拓展到二樓的計畫,但好景不常,由於林先生租的小空間真的有限,甚至影響到生活品質,加上店裏收入一直不理想,林先生打算收手不幹了,於是小陳聯合另一家蟲店「彩蟲屋」將「蟲鑑天日」招牌與經營權收走,於 2020 年在新地址開設新店面,自己成為了真正的「負責人兼社長」,開始到處宣傳自己非常會飼養「長戟大兜蟲」,主打「長戟大兜蟲的專門店」,轉型之後看起來是比以前要好上許多。 台灣第一的虛名 但是到了 2022 年,小陳的長戟大兜蟲飼育尺寸

台灣扇角金龜繁殖研究室:技術的突破

 台灣扇角金龜的飼育可能性 還記得之前介紹過的「台灣扇角金龜」嗎?以前的電子報也曾經介紹過這隻台灣的特殊金龜子,在經歷了一年多的研究後,曾經被稱作「飼育困難」的物種,終於在參考了日本的騷金龜繁殖與飼育方法後,掌握到了關鍵的環節,終於能開始穩定飼育了。 飼育大難關的考驗 扇角金龜直到三年前,都還是被稱作極難人工飼養的怪蟲 - 即使野外的扇角金龜族群是壓倒性地強勢,但在以往的飼育歷史中,扇角金龜的產卵數量極度不穩定,即使同一種介質(此指用來讓扇角金龜潛入產卵用的土或木屑)也不能穩定有產量,而就算運氣好能取得數十隻幼蟲,但往往在三齡幼蟲化蛹之前會莫名全滅,可能 30 隻幼蟲之中,在人工飼育環境下的倖存率只有 10% 以下。重重地難關,讓台灣的飼育家寧願每年去抓野生的,也不願意靠人工繁殖量產這個種類。 產量技術的突破 但是兩年前,因緣際會之下,扇角金龜的產卵問題獲得了大幅度地改善,能穩定產出 15-50 顆的卵了。因為甲蟲一旦翻到便很難轉回來,而翻倒過久是會造成昆蟲死亡,所以在投產時,必然要在土的表面放一些樹皮、木塊作為轉倒後能馬上抓住並翻回來的措施,在兩年前的某一天,因為樹皮缺貨,某名飼育家改用園藝的「水苔」來當作防跌倒介質。 但過了一個月後的採卵時間,他發現產卵箱上面的水苔竟然莫名其妙消失,而母蟲也因為沒有抓取介質而提早因為翻到在土表而死亡,心灰意冷的飼育家乾脆把產卵箱打開,心想母蟲早死應該也沒產卵,但沒想到卻看到了一顆被塞滿水苔的「土蛋」,原來這才是扇角金龜產量的真相 _ 母蟲會找植物纖維與腐植質混合並製作出巨大土蛋,講卵集中產於其中。 後來,經由這次發現,進行了數次實驗,可確認除了水苔外,天然的枯葉也是母蟲會拿來當「建材」,第一道難關在此正式突破。   扇角金龜與水苔 幼蟲死亡的真相 第二道難關,是三齡幼蟲的高死亡率。扇角金龜、騷金龜這一類的昆蟲,在三齡幼蟲後期,會製作「土繭」把自己包起來才化蛹,與普通的獨角仙不一樣,獨角仙只需要在土裡挖出一個洞就能馬上化蛹,甚至將它放在人工製作的半開放人工蛹室也能順利脫皮蛹化;但是金龜類的如果不是密閉但又透氣的「密室」,則很難成功蛹化,因此在飼養金龜類時,通常會放任他們自己在腐植土裡面做好土繭並羽化爬出才採收。照這個邏輯,扇角金龜應該也是「放任主義」 - 讓他們自然製作土繭並羽化就好,但以往的經驗卻顯示,在三齡末期的幼蟲會突然消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