跳到主要內容

冷還會更冷(?)在大寒來到前先來看看可以怎麼吃和喝!

 


哈囉~各位小夥伴們最近好嗎?從1/11晚上開始就可以感覺到冷空氣逐漸增加,到了1/12早上一醒來簡直不得了,Ester有種身處冰天雪地的錯覺(有這麼嚴重?)沒辦法Ester就是這麼怕冷,所以在冬天都會包緊緊才不會感冒。

 

強烈冷氣團來襲~早上還是待在家裡運動吧!

         就算是不怕冷的朋友們在大冷天也要注意身體保暖,國健署在最近就呼籲民眾一定要做好保暖,特別是1/12-1/14受到強冷空氣的影響,各地氣溫偏低,早晚比較冷,所以請民眾避免早晚外出,必要外出時一定要加強保暖,特別是有三高、心血管疾病的患者以及年老的長輩們。

 

         天氣冷也很容易引發急性心血管疾病,例如心肌梗塞或腦中風,所以國健署也提醒如果出現心臟病的徵兆,像是胸悶、胸痛、心悸、呼吸困難、噁心、冒冷汗、頭暈或昏厥;更年期婦女則可能會出現氣喘或背痛等非典型症狀,這些都有可能立即危及生命,建議要立即就醫接受治療。許多人可能以為自己年輕、身強體壯所以不可能會有什心血管疾病,但是注意了!只要你有吸菸、高血壓、心血管疾病家族病史、糖尿病、肥胖和年長,具備其中任何一項你就有可能是心血疾病的高危險群。

 

吸菸者也是心血管疾病的高危險群

         所以回過頭來還是要注意保暖啊,如果是早上有戶外運動習慣的朋友,建議天氣冷的時候還是乖乖待在家運動吧!在家做做瑜珈、跑跑步機和使用健身環都是一個比較好的選擇。身為一個怕冷的人,上次已經為大家介紹過禦寒保暖的冬衣穿法,以及身體的重點保暖部位,錯過的朋友可以看這篇《天氣變冷了,趕快包緊緊來去看「收冬戲」》學起來絕對不怕冷,除了穿衣服以外,在家喝些熱熱的飲料不但可以讓身體更暖和,更是冬天裡的一大享受喔!今天Ester就來介紹3款熱呼呼的暖心飲品吧!

 

3款冬季飲品好喝又溫暖,生薑紅茶是筆者最愛

         第一款飲品是「肉桂可可」,有研究指出肉桂能夠刺激生理循環,增加20倍的血糖代謝率,每天半小匙可以降低血糖、三酸甘油酯以及總膽固醇,同時也能提升血液循環;可可除了好喝以外,也具有增強末梢血液循環的效果,還有抗虛寒的作用,所以肉桂+可可,絕對是冬天增強血液循環的良品,但是前提是不要加入任何精製糖,純飲才有其功效也不會發胖。

 

         第二款是Ester個人很推的「生薑紅茶」,不僅可以溫暖身體,還可以預防和改善虛寒體質、浮腫、肥胖、肩頸痠痛、初期感冒和脂肪肝,喝完就可以感覺到身體很溫暖,還會微微出汗,如果是不喜歡無糖飲的人可以加些黑糖或蜂蜜去調和薑的辣味,但是要記得因為薑在中醫裡屬於「發物」,如果有喉嚨痛或是出現黃痰,代表你的身體已經因為病毒感染而發炎,這時再喝生薑紅茶就容易「火上加油」讓症狀變嚴重,如有感冒症狀請盡速就醫。

 

「生薑紅茶」,不僅可以溫暖身體,還可以預防和改善虛寒體質、浮腫、肥胖和肩頸痠痛


         第三款就是今年冬天Ester一直很想嘗試看看的飲品,就是加入了生薑、洋茴香、丁香、黑胡椒和肉桂等辛香料煮出的「印度奶茶」,以上這些香料都具有能促進身體血液循環的暖身效果,丁香中的丁香油酚更有抗氧化的作用,能夠預防老化和動脈硬化,最重要的是印度奶茶所散出的香氣,絕對贏過前兩項飲品,現在網路上也有販賣印度奶茶的香料包,幫大家省去了親自抓料的時間,大家在家也能夠自己做來喝喝看喔!

 

為什麼要請大家做好保暖,還要推薦大家呼呼呼飲品呢?除了天氣真的冷到爆以外,還有就是二十四節氣中的「大寒」要到了!

 

地表最冷的一天─大寒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全年度氣溫最低的一天

      「大寒」是二十四節氣中的最後一個節氣,也是全年度氣溫最低的一天,時間大概是每年的1/19-1/21之間,這時太陽會位於黃經300度,然後西伯利亞的寒流通常會在這時南下,把大家紮紮實實的冷一波。

 

         古代也有整理出大寒的三候,這三候分別為:「一候雞始乳,二候征鳥厲疾,三候水澤腹堅。」首先,雞始乳的意思是,母雞會提前感覺到春天的陽氣,這時就會開始產蛋並哺育小雞。

 

         第二候「征鳥厲疾」中的「征鳥」,指的是那些飛行能力強的兇猛禽鳥,像是隼或鷹;「厲疾」是迅速而猛厲的意思。在大寒時節由於天氣嚴冷,掠食能力強的禽鳥們會比平常更加猛烈的搶奪食物。

 

         第三候是「水澤腹堅」,表示大寒時氣溫非常低,低溫讓水域的水面結冰,而且結冰的範圍可以一直延伸到水面的正中央,冰凍水面的不是一層薄冰,而是厚而嚴實的冰塊。以上這就是大寒的三候,不論哪一個說的都是非常冷的天氣啊。

 

天寒地凍,這麼冷要怎麼吃才是重點!

「大寒」到底吃什麼最合適呢?

         天氣這麼凍,保暖和養生就變得非常重要,所以前面Ester才介紹了這麼多暖暖飲給大家,但是節氣不愧是最傳統的購物節,講到養生只是喝個飲料怎麼夠,要養生當然就是要吃對食物,接下來就來看看「大寒」最適合吃什麼吧!

 

         在《黃帝內經》中有寫到冬三月,此謂閉藏,水冰地坼,無擾乎陽,早臥晚起,必待日光,使志若伏若匿,若有私意,若已有得,去寒就溫,無泄皮膚,使氣亟奪,此冬氣之應養藏之道也。逆之則傷腎,春為痿厥,奉生者少。

 

         告訴我們冬天應該重視閉藏精氣,如果不好好養生就會逆而傷腎,到了春天就容易「痿厥」,意思是四肢痿軟無力且逆冷的症狀,因為腎容易被傷害,所以我們在冬天時就要好好地把腎養好。

 

         要如何養好腎臟呢?那就要多吃些「黑色」的食物,應該會有小夥伴想問,為什麼是黑色呢?吃別的顏色可以嗎?其實各種顏色的食物有其對應的器官,就像中國的五行金、木、水、火、土各有自己的代表色一樣,中醫把人體的各個器官和組織也都以五行對應的方式來區分,各器官都有自己的代表色,想要養護特定器官,就要吃與該器官顏色相對的食物,例如白色入肺、紅色入心,腎臟則是黑色。

 

         黑色的食物常見的有:黑豆、黑木耳、海苔、海帶芽、髮菜、香菇、黑豆漿、黑芝麻、牛蒡、豆龍眼和葡萄等,都是能夠增強腎氣的好食物,同時也要提醒大家,想要保養腎臟記得要多喝水,千萬不能因為冬天很冷就不喝水,喝水量足夠才能維持身體代謝、不堆積身體廢物,那麼今天的分享就到這裡了,如果有其他想知道的民俗或節氣故事歡迎留言告訴我,我是Ester,下次見掰掰!

 

2022/01/13│民俗小學堂│標籤:#冬季飲品 #肉桂可可 #生薑紅茶 #印度奶茶 #二十四節氣 #大寒 #地表最冷 #補腎 #黑色食物 #黑芝麻 #黑豆漿 #大寒三候

作者:Ester


更多精彩內容:

跨年做什麼?台灣衝演唱會、西班牙吃葡萄,英國的讓你High起來

令人期待的歡樂聖誕節和大餐就要來囉!還有你所不知道的,日本聖誕節吃炸雞竟是因為「這間店」!

猜猜看什麼體質不能吃羊肉爐?加碼來聊聊「大雪」養生怎麼養

「小雪」快到了難怪這麼冷,要像「千歲團」的阿嬤們一樣這麼早起還真難!

「處暑」過了,離多肉換盆的日子就不遠了



這個網誌中的熱門文章

台灣蟲界的最大醜聞-假蟲王者

 業界震撼新聞 前幾週分享過台灣昆蟲產業的發展,以及日本蟲店的介紹,是希望能讓更多人認識昆蟲產業的發展與現況,但是,非常不幸地,在上週的 1 月 13 號,出現了一顆核彈,講風雨飄搖之中的產業炸上了天,規模與影響範圍都非常大,就如同核彈一般,甚至也跟核彈一樣,可能會有後續的輻射影響,重創業界。為什麼說得如此嚴重呢?因為這是一起誇張的詐欺案,嫌疑人甚至無恥地到處宣傳他的「成果」,買了新聞,也攀上了台灣第三大政黨一起宣傳,意圖增加自己的曝光度,甚至大言不慚地想親自拿著「偽造品」前往上次提到過的 むし社 ,意圖藉由欺騙 むし社 達到成為「世界第一」的頭銜。 始作俑者 「他」曾經把自己包裝得像理想成功的青年,「他」曾經在無數人面前述說自己有多麼正派,以前有多麼無辜,卻同時也偽造了一切、欺騙了大眾,更因此拖累了台灣昆蟲產業的一些重要人物,因為出席過他的活動而一起被當成了共犯;其經營團隊更是充滿了重重黑幕,若不是吹哨者因為利益不均而跳出來吹哨,這個組織可能真的會繼續掛著不屬於自己的虛名繼續打著「世界第一」招搖撞騙下去……   一切的起源,來自於一名自稱有夢想想挑戰世界紀錄的學生,此人暫且以小陳稱之(因法律程序問題暫不公開姓名),根據小陳的自述,從小就喜歡養世界最大的兜蟲 - 長戟大兜蟲,也因為家境不錯,且就住在當時某知名蟲店附近,幾乎每天都去店裡跟老闆學習,也向他購買了當時價格高昂的長戟大兜蟲幼蟲,但當年資源與技術還不夠成熟,即使用了日本進口的飼育木屑,還是養不太大,自此他便到處拜師學藝,在自己家中建立了個人的養蟲室。 2018 年,小陳與認識的朋友找了林先生合作,以「林先生負責開店、小陳等人負責內務」的條件,在台中開設了一件甲蟲專門店 - 蟲鑑天日。這時期,林先生忙著自己的興趣上山採集,小陳則逐漸包辦了店內所有事務,甚至提出要林先生犧牲住宅空間讓店面規模拓展到二樓的計畫,但好景不常,由於林先生租的小空間真的有限,甚至影響到生活品質,加上店裏收入一直不理想,林先生打算收手不幹了,於是小陳聯合另一家蟲店「彩蟲屋」將「蟲鑑天日」招牌與經營權收走,於 2020 年在新地址開設新店面,自己成為了真正的「負責人兼社長」,開始到處宣傳自己非常會飼養「長戟大兜蟲」,主打「長戟大兜蟲的專門店」,轉型之後看起來是比以前要好上許多。 台灣第一的虛名 但是到了 2022 年,小陳的...

<歷史小學堂> 貿易戰不新鮮,四百年前台灣早知曉

今年談到國際新聞,最熱的話題莫過於正打得熾烈的「美中貿易戰」,除此之外「日韓貿易戰」也是迅速竄升的搜尋焦點。貿易戰是什麼?台灣又扮演什麼角色?其實,台灣島上第一個政權出現的原因,就是一場牽動國際的貿易戰⋯⋯ 貿易戰,這三個字原意是指擴大戰爭範圍,將對方的貿易作為打擊的戰爭手段。如果你在千禧年代也曾經玩過經典即時戰略遊戲《世紀帝國 II :帝王世紀》的話,最簡單的類比就是抄截敵人的貿易車隊,對經濟進行打擊,在資源稀缺的地圖,失去無償產黃金的手段那可是非常令人頭痛的。 不論文明,市集帶來的經濟都是成就霸業不可或缺的 兇狠荷蘭人,一路殺到遠東來 事實上,台灣這塊土地真不愧是海上要衝,從很久以前,就和貿易戰十分有淵源,而且牽扯範圍還是全球等級的。這一切,得從一個從對抗霸權壓迫的人們,去海外找打仗資金的故事講起 ⋯⋯ 1604 年,荷蘭人飄洋過海來到澎湖。 1624 年,荷蘭東印度公司控制台灣大員(今台南安平),以南台灣為基地開始貿易事業。 1626 年,西班牙人登陸雞籠,在北台灣展開歷時 16 年的殖民統治。 等等,半個地球之外的荷蘭人和西班牙人怎麼這麼無聊,在那個台灣尚未開化的年代特地跑到這裡佔了一塊地,彼此還大打了一仗,有事不能自己在歐洲解決嗎?這究竟是怎麼回事? 在荷蘭人出現在東方歷史一頁的半個世紀以前,他們仍舊是當時霸權西班牙帝國的幾個省,位於今天荷蘭、比利時等地的七個行省為擺脫西班牙長期的苛政與宗教迫害,從 1568 年開始進行長期的武裝鬥爭,展開八十年之久的大小戰爭。 當時的根特、安特衛普和布魯日可說是當時世界最重要的貿易港口,七省的組成分子以商人為核心,當獨立戰事不斷爆發,以商立國的荷蘭也迅速授予荷蘭東印度公司特權,讓後者得以在海上貿易拖沓西班牙人的後勤補給。 一兼二顧!荷蘭人運籌帷幄 當時的菲律賓馬尼拉是西班牙的殖民地,對荷蘭東印度公司來說,其來亞洲的原始目的為購買香料與胡椒,這兩類商品的購買價值占所有船貨的 43~74% 。如何籌措資金來購買價格高昂的亞洲商品是公司必須考慮的問題。東印度公司總督 Jan Pietersz 就此問題於 1622 年向董事會發下豪語:「若能取代西班牙在日本所進行的中國商品貿易,賺入日本的白銀,便可解決亞洲的資金問題。」 為遂行亞洲...